
社團法人高雄市野鳥學會 (簡稱 高雄鳥會)成立於1979年8月11日,會員人數約四百人,是南部地區歷史最悠久的生態團體。
40餘年來,高雄鳥會以「欣賞、研究、保育」為宗旨,並藉由舉辦自然觀察、生態講座、校園紮根、據點推廣、生態旅遊、書刊出版等方式,引領民眾親近大自然,認識鄉土之美,進而了解維護生態環境的重要;針對特定地區之生態現況,加以監測和記錄,提供學術研究及生態保育之科學依據。
高雄鳥會從鳥類的欣賞研究,擴大到物種與棲地環境的保育、復育為目標,推動「人、鳥、環境」和諧共存的新世紀。長期的保育及推廣工作:
一、教育推廣與生態據點
高雄鳥會除了針對鳥類保育和棲地維護之外,也定期舉辦生態講座與校園宣導活動;另外,為推廣保育紮根、經營社區之理念,於2000年起推動「生態據點紮根計畫」,地點遍佈大高雄、嘉義地區。
(一) 教育推廣:定期舉辦自然觀察、生態講座、生態旅遊、研習課程、生態嘉年華、南方鳥類論壇等活動,推廣生態理念,並引領民眾親近大自然,提供會員與民眾進修成長之機會,推廣生態理念,落實社區與校園的保育紮根工作。
(二) 生態據點:為推廣紮根地方、經營社區之理念,高雄鳥會自2000年起推動「生態據點紮根計畫」,地點遍佈大高雄地區,目前戶外生態據點包括:中寮山、鳥松濕地、永安溼地、布袋濕地公園、美濃黃蝶翠谷、美濃湖水雉棲地、寶山二集團、大樹舊鐵橋等地,定期舉行生態觀察,同時藉由長期的記錄累積鳥類資料庫,作為保育和管理的依據。

二、研究與調查
每年春、秋二季,發動義工從事大高雄鳥口普查,藉由長期的記錄建立完整的鳥類資料庫;同時,長期進行鳥類繫放,以了解鳥類遷徙、種類、族群變化和環境變遷之關係;並接受公私部門委託進行專案調查研究,以協助瞭解、解決生物與生態及環境議題!

三、保育與棲地
隨著臺灣生態環境面貌的演變,高雄鳥會從早期單純的野鳥欣賞研究,轉為以物種保育、復育及棲地的經營管理為目標。
(一) 物種保育:1997年開始為水雉發起「搶救水雉運動」,並陸續發起保育鳥類「草鴞」和「黃鸝」的保育、調查等工作。
(二) 棲地經營:1995年開始關注鳥類生態棲地,催生高雄地區鳥松濕地公園、洲仔濕地公園、壽山自然公園等,並於2000~2004年統籌規劃臺南縣官田水雉復育棲地的棲地經營管理工作;近幾年,高雄鳥會開始關注國有閒置土地的生態棲地重要性,並認養高雄燕巢、高雄園區、嘉義布袋鹽田等部分土地,以及美濃湖水雉復育園區和大樹舊鐵橋濕地棲地,面積共計461.6公頃。

加入高雄鳥會會員,我們一起讓愛傳承~為鳥,為環境,守護臺灣的自然生態環境!

★ 溫馨提醒:
1. 若尚未在netiCRM系統註冊,請先註冊後再填寫表單;若有帳號者請先登入,再填寫表單。
2. 年費乃以全年度計算,不論幾月加入都只到該年度12月底止;隔年需重新繳全年度會費。
3. 若7月以後加入則年費只收取半年。
4. 完成填寫表單和繳費後,將會收到付款成功確認信,即代表入會成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