– 黃鸝保育計畫(2022年目標60萬元) –
※募款進度 14.3 %

黃鸝羽色鮮黃亮眼,叫聲宛轉清脆,常有人以「黃鶯出谷」來形容。黃鸝體長約23至28公分,目前屬於二級珍貴稀有保育鳥類。

黃鸝喜愛生活在大面積的綠林環境(如農場、校園、公園、營區等),目前正面臨嚴峻的挑戰,除了天然因素(如極端天候及天敵)外,也受到人為因素威脅,如獵捕、樹木修剪、環境開發等,黃鸝族群數量因此銳減。

黃鸝搶救行動刻不容緩!

2017年起,高雄鳥會自發性針對高雄地區的黃鸝族群進行調查,經過四年調查發現,每年4至5月為黃鸝主要繁殖期,繁殖成功率低(不到50%),決定於去(2021)年開始進行搶救黃鸝保育行動!

去年高雄鳥會調查到37個巢位,但是幼鳥成功離巢的巢位低於40%,我們成功繫放15隻幼鳥(10個巢位),啟動2次夜間守護行動,緊急調度高空吊車救援7次落巢與1次被塑料繩纏繞的幼鳥,最後只有7隻幼鳥成功存活下來,可見黃鸝繁衍後代的艱難。



去年高雄鳥會也與高雄大學合作簽署成立「黃鸝保育基地夥伴聯盟」,舉辦「校看黃鸝」保育特展,希望以校園作為黃鸝研究保育基地;並透過保育教育宣導與良好的植栽維護修剪,讓校園或公園等綠地更適合黃鸝棲息,提升黃鸝族群數量,共同參與保育行動。

今年的保育工作:
★ 進行同步監測調查,掌握黃鸝族群繁殖動態
★ 啟動高空吊車繫放,研究黃鸝族群擴散情形
★ 啟動夜間保全系統,打擊盜獵,提高繁殖率
★ 推動友善校園行動,建立生態保育教育理念
★ 推動友善樹木修剪,降低人為干擾與威脅性

